大家好,欢迎来到中国茶学网——一个专注于分享中国茶叶知识的网站。普洱茶是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,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,具有独特品质的茶叶。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,普洱茶分为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。
众所周知,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质,在合理的仓储条件下,可以长期存储。这是区别于其他茶品的重要特征,也正是由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,受到众多茶友的喜爱,让人为之追捧。
普洱茶的越陈越香,说到底,是离不开普洱茶优质的原料、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合理的仓储条件。这三大方面,缺一不可,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原料是物质基础,制作工艺是前提,仓储是决定普洱茶后期陈化的重要条件。
今天,我们从仓储条件来聊聊普洱茶的后期陈化价值。普洱茶的后期陈化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仓储条件?
茶友们在购买茶品的时候,都发现在茶饼的包装绵纸上都会印有:通风、阴晾、干燥、无异味、无污染环境等等这些字样,简单的来说,就是普洱茶要存放在适宜以及合理的仓储环境中,普洱茶才可能会越陈越香。
普洱茶是后发酵的茶品,也就是说,普洱茶的陈化,也称为“后发酵”。普洱茶的转化路径主要可以分为发酵和氧化两种形式;除此之外,给普洱茶提供一个稳定的适宜的存茶环境,后期转化出来的茶品品质会更好。
茶友们在收藏普洱茶的时候,实际存茶时,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1. 普洱茶的紧压形态
普洱紧压茶的常见形状主要有饼茶、沱茶、砖茶,这其中,砖茶的形态是最规整的,在批量存茶的时候,同样的空间,砖茶可以摆放的数量是最多的,转化的稳定性也比较高。
相比较于散茶散茶来说,普洱紧压茶的内部环境更加稳定,同时又可以保证茶叶的内含物质与空气适度接触,这样比较有利于茶叶的后期转化。由于普洱茶的转化周期比较长,根据茶饼的紧压程度来看,铁饼的内含物质逸散少于泡饼,茶叶的内部环境更加稳定,后期转化效果更加好。
2. 干茶的含水量
为了确保后期发酵转化,普洱茶成品的含水量保持在10%左右为宜。此时,微生物可以通过糖苷提供的能量,转化出更多可溶性多糖和游离氨基酸,对应到后期表现,即茶汤越来越厚,喉韵越来越深。
茶叶鲜叶的含水量高达75%,摊晾、杀青、揉捻和干燥,晒青毛茶以及普洱茶成品的加工制作,本质上就是一个茶叶不断失水的过程。
如果干茶含水量过高(高于14%),微生物比较活跃,不仅会消耗掉大量糖苷类物质,同时也更容易导致茶叶变质发霉;如果含水量过低(低于7%),由于没有微生物参与,茶叶转化机制主要是酶促氧化,虽然可以降低涩感,但茶汤厚度和喉韵不会发生变化。
由此可见,普洱茶的成品的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。
3. 存茶小环境的稳定性
普洱茶的仓储转化环境,需要满足干燥无异味、防潮、避光、温度湿度适中。
除此之外,普洱茶的存茶数量的多少、茶品的包装形式等,也会对普洱茶转化的小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同样的存茶空间,存放普洱茶的数量越多,微生物转化小环境的稳定性也就越高。
如果存放的某款普洱茶数量较少,为了避免内含物质逸散或过度氧化,建议将普洱茶放入可防潮的存茶袋保存,撬散后的普洱茶则可以放入具有一定透气性的紫砂或紫陶罐内保存。
普洱茶的存放并不是简单的随意的放置就可以的,要了解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原理,在仓储时更要注重仓储的环境,从而达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效果。
了解更多普洱茶、滇红茶、白茶等专业茶知识,可添加百里遥评茶员微信:bly0871(长按复制)交流学习,还有机会1元试喝百里遥古树品鉴装!